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25 - Old building (Wang Ling)

Study o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 The Way Forward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November 3rd, 2014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要檢討歷史建築評級機制

重整文物保育架構 加強保育私人歷史建築  

 

《新聞稿》

(2014年11月3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題為《香港歷史建築保育的前路》的研究報告,回應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諮會)於6月發表的《瞻前顧舊曆史建築保育政策諮詢檔》所提出的問題,建議儘快加強香港歷史建築的保育,制定清晰的政策及有效的行政措施,以保存香港文化及歷史中寶貴的跨代資產。

主持該項研究的香港集思會顧問劉勵超(地政總署前署長)指出:「香港地價高昂,政府要補償業主因保存歷史建築而喪失的發展權益所費不菲,而維修及活化歷史建築亦需動用巨額的公共資源,難免會引起社會各界爭議」。

劉勵超認為政府回避作出會引起爭議的政策決定,並非是一項明智的選擇。他說:「我們可以清楚預見,假若維持現狀,更多類似何東花園的個案將會陸續出現,繼續引起各方爭議,令保育歷史建築的工作寸步難行。」

本研究現提出以下五大方向共二十項建議:

策略建議一:改善歷史建築評級機制

鑒於文物保育需要龐大公共資源,而目前的法定古跡及評級建築數目過千,有關評級標準宜緊不宜松,政府應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放於限量的評級建築,並加快評級效率。當局亦須檢討評審過程,制定具透明度及公信力的機制,並增加古諮會成員在評審過程的主動性。

古物古跡辦事處(古跡辦)需制定一套標準指引,清楚闡明每一級別的歷史建築有何工程可以或不可以進行;同時將歷史建築物的評級與可獲發的維修資助金額掛勾,鼓勵獲較高評級歷史建築的業主進行維修保育。

策略建議二:優化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

為減低參與「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畫」機構的經濟負荷,吸引更多機構參與有關計畫,政府應另訂針對活化建築的監管條例,或真正落實「特事特辦」的方式,在確保建築物符合安全標準的前提下,適度放寬活化重建工程的建築標準,增加翻新及改建工程的靈活性。

政府亦可設立一個平臺,邀請商界團體及承辦活化項目的非牟利機構自由配對,讓商界人士分享營商經驗和提供意見;及每年或每兩年舉行研討會或工作坊,讓承辦機構分享交流,與當局探討如何優化活化歷史建築計畫,協助該等機構提升營運能力。

策略建議三:落實「點、線、面」的保育概念

香港可效法澳門、新加坡等地區,設立符合特定條件的「保護區」;並賦予「保護區」法定地位,納入所在分區的計畫大綱圖,受《城市規劃條例》保障及規管。

政府亦需為「保護區」訂立發展限制,例如建築物不能超過某高度、必須用於指定類別的用途(或不得用作某種用途)等,但在執行上保留一定彈性,儘量減低對物業持有人的負面經濟影響。

策略建議四:推動私人歷史建築的保育

為避免甘棠第及景賢裡等個案歷史重演,發展局應重新指示相關部門,在知悉業權為私人擁有的古跡及歷史建築物的任何拆卸或改動計畫時,從速通知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文保辦)及古跡辦,讓兩個辦事處及時採取應對行動。

政府應建立一套提供誘因的常設機制,訂立具體、透明、得到社會認同的參考標準,例如根據建築物的歷史評級、建築物被活化後對公眾的開放程度等因素,有系統地制定各種鼓勵私人歷史建築進行保育的非現金補償方式,減低社會爭議,並為與私人業主協商提供基礎。

當未能透過經濟或規劃誘因與法定古跡的私人業主達成保育協議時,政府可利用《土地收回條例》作為最後手段,以「公共用途」為由收回達法定古跡級別的歷史建築,並按照法例作出賠償,保障私人業主應得的權益。政府在收購及徵收有關歷史建築時,應嚴加挑選,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


策略建議五:重整文物保育架構

現時政府有發展局、民政事務局、民政事務總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建築署、屋宇署、古跡辦、文保辦、古諮會、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及城市規劃委員會參與制定文物保育政策和提供支持,政府須檢討、協調,以及整合相關政策局、部門及文物信託的角色、職權及職責,避免浪費資源,增加文物保育工作的效率。

與其另設新的文物信託基金,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強現設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的角色,包括強化部分被忽略的職能(如資助私人已評級歷史建築的維修及活動),或加入新的工作(如收購私人已評級歷史建築,接收、保育及活化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信託亦可考慮讓私人歷史建築業權人選擇資助形式,進行保育及活化,一為定期或定額資助,二為設有金額上限的配對資助,以鼓勵後者「多勞多得」。

為培養新一代對保育歷史建築及文物的意識,應借著政府準備檢討新高中通識課程,文物保育的內容加入通識程之中,並利用「其他學習經歷」的課時,安排學生參觀歷史建築。政府亦可善用各新媒體如社交媒體、流動臺進行公眾教育及宣傳工作,加深一般市民對保育歷史建築問題的認識,推動社會各界一起參與保育活動。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Study on Young Elderly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May 7th, 2014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年輕長者」退休保障不足
需調低生活水平 期望能繼續工作

《新聞稿》

(2014年5月7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題為《年輕長者的就業、經濟及生活狀況調查》的研究,訪問了1,002名55至74歲的「年輕長者」,包括已退休、半退休及未退休人士;這個年齡群組,主要屬戰後嬰兒潮世代,佔香港人口總數的21%。

退休保障不足、強積金成眾矢之的

研究發現不足一半受訪者(45%)有參與或曾經參與各種的退休保障計劃,而認為這些計劃「有用/非常有用」的只得42%,其中強積金成為眾矢之的。

此外,有超過一半受訪者更表示,以自己目前的積蓄、資產、投資收益及退休保障,要應付退休後的生活「不是太足夠」或「完全不足夠」,覺得「足夠/非常足夠」的僅得2成半,餘下23%的受訪者也態度猶疑,只稱「可能足夠」。

依靠積蓄及子女養老

當被問及在退休金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安度晚年,受訪者除了傾向「靠自己」外,還需依靠下一代。分別有高達64%及63%的受訪者預計,退休後要依靠「積蓄、資產及投資收入」及「子女/孫兒供養」來維持生計,打算依靠「退休金/退休保障計劃」的不足3成。事實上,有43%受訪者現時已定期接受子女的「家用」,可見不少人仍有供養父母的孝道思想,實踐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

希望繼續工作、支持彈性退休

研究亦發現,很多受訪者有意重投勞動市場或繼續就業。原則上,他們普遍歡迎將退休年齡延遲至65歲或更後,贊成的有67%,反對的只得12%,當中較年輕及「未退休」被訪者的支持比率高達8成,「已退休」及「半退休」的支持比率也超過6成。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65歲的長者仍然有良好的工作能力」、「工作可以令長者繼續有收入」、「減少家庭或子女經濟負擔」等。

不過,受訪者同時期望退休制度能保持一定彈性,對於應否立法規管,受訪者意見分歧。他們普遍贊成先由政府帶頭,調高公務員的退休年齡,相信對私人企業有指導性作用,藉此為長者提供一個選擇,不用被硬性規定在60歲或更早離開職場。

至於理想的退休年齡,逾4成人認為要「視乎情況」、因人而異,他們希望可以在新的基礎上,按個人的身體狀況、工作能力、工作性質,自行與僱主協商最合適的時間。

此外,研究亦發現長者在就業市場的選擇不多,大部分職位屬前線基層崗位,中層職位不多,有時甚至受到年齡歧視。

降低生活水平、調節個人心態

面對生活壓力,超過4成受訪者表示,退休後生活水平要略為降低,另外15%更指生活水平要大幅下降。不過,他們普遍表現得隨遇而安,認為最重要是調整個人心態及生活方式,並學習「知足常樂」。

自覺生活快樂、家庭社交關係理想

雖然現實未盡理想,逾6成受訪者表示現在的生活「快樂/非常快樂」,覺得「不快樂/非常不快樂」的少於1成,基層受訪者的快樂程度也比不快樂的高。

他們與配偶、子女、朋友的關係普遍良好,不少年輕長者利用社交媒體保持與親友的溝通。有9%被訪者表示「上綱/用電腦」是他們日常的主要活動,選擇「看書/進修/學習」為主要活動的受訪者佔1成。

關注醫療健康、憂慮子女前途

當被問及最關心或憂慮的事情,最多人說是「個人健康」(56%)、「子女工作前途」(23%)、「生活水平太高/物價高漲」(23%)、「家人健康」(23%)、「個人經濟」(21%)、「家庭經濟」(21%),以及「房價/租金太貴」(13%)。

受訪者普遍欣賞香港公共醫療服務的質素,但批評輪候時間太長。另外有不少人指政府資助安老院舍嚴重不足,私營安老院的環境及服務欠佳。

由於擔心子女無法「上車」,有1成受訪者曾資助子女買樓,中上階層及上層受訪者有此做法的比例,分別達23%及40%,基層的比例也有5%。

滿意香港環境、不願北上養老

近7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是理想的退休地方,儘管政府近期鼓勵長者北上養老,高達8成半受訪者不願移居內地,其中較年長人士對移居內地尤為抗拒。他們最擔心「不習慣內地生活環境/文化」、「在內地無人照顧」,「內地醫療服務欠佳」、及「內地親人/朋友不多,社交圈子窄」。

不過,受訪者卻普遍認為香港新一代的敬老意識愈趨薄弱,特別在公共交通工具讓座方面,遠不及內地青年。

就研究結果,香港集思會在四大方向作出建議:

(一)推廣彈性退休、促進長者就業:推廣漸進式、具彈性的退休制度,鼓勵企業聘請合適的長者員工,並建立完善的長者人力資料庫、提供職業配對服務,促進有能力的長者重返勞動市場,讓他們繼續貢獻社會,將知識及經驗傳承、扶植後輩,同時賺取收入。

(二)改革強積金制度、進行全民理財教育:改革目前的強積金制度,包括進一步降低基金的收費,並研究如何逐步取消「抵銷」機制;同時配合全民理財教育,讓市民明白單靠強積金無法完全滿足退休生活所需,及早作出全面的儲蓄計劃。

(三)改善醫療安老服務、增加醫護人手:增加本地安老院舍的供應,不宜在欠缺配套下鼓勵長者北上養老;適度輸入護理業外勞,開放「青年安老服務啟航」先導計劃予其他年齡層的人士(包括年輕長者);進行長遠的醫護人力規劃,培養足夠的醫護人員,並加強公私營醫療體系的合作,降低成本、縮短輪候時間。

(四)宣揚敬老文化,加強不同世代溝通:於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及社區活動中加強敬老、愛老、護老等元素,提倡子女實踐「孝道」,重視跨代家庭承擔,並為低收入護老者提供經濟津貼、培訓及支援,以鼓勵居家安老;繼續投放資源發展長者學苑,包括推動長者應用資訊及通訊科技,促進與年輕一代的溝通。

是項研究的意義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表示:「過去數十年,這個年齡群組的人在不同崗位貢獻社會,發揮『獅子山下』的拚搏精神,造就了香港經濟起飛的黄金年代。時至今日,他們陸續踏入人生的下半場,如何繼續利用他們的能力來建設社會、紓緩人力資源之不足;如何令他們的知識和經驗得以傳承、扶植後輩;如何透過了解他們的特徵和問題,為他們提供適切的長者服務,是值得探究的課題。」

註釋:
研究於2013年1月至3月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聚焦小組及深入訪談,問卷調查及聚焦小組部分委託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進行。
問卷調查透過隨機電話訪問,成功訪問了1,002名55至74歲的「年輕長者」;應邀出席聚焦小組討論的「年輕長者」共42名;參與深入訪談的人士包括多位學者、社福界代表及其他相關人士。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研究成員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年。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研究主任
余婉華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曾任職於香港特區政府统計處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A Study on Mainland Professionals and Students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November 25th, 2013

香港集思會報告指7 成「港漂」短期留港發展

語言是最大挑戰 家庭牽絆成離港關鍵

《新聞稿》

(2013 年11 月25 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研究,發現自2003 年以來,獲批入境的「港漂」(即從內地來港求學或工作的人士)數目累計超過16 萬人,當中讀書及工作的約各佔一半。然而,「港漂」的流動性極高,雖然超過7 成的受訪「港漂」打算短期內留港工作,只有28%認為香港是長遠的理想發展地點,39%長遠選擇返回內地,33%嚮往其他地方。

香港是外向型國際城市,長久以來已有不少外地人士來港工作、經商、通婚、生兒育女及居住,殖民地時代更有很多英籍人士受聘為公務員,香港市民一向對他們持歡迎態度,大家和諧共處。「『港漂』與港人同文同種,他們理應比西方外來者更容易融入香港社會,成為本港的一分子和生力軍。」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說。

喜愛港式制度及文化

集思會調查發現,香港對内地學生有很大吸引力。內地青年選擇來港求學的原因,首三項為「香港比鄰內地,方便與家人團聚」(46%)、「港校教學和科研水平優良」(44%)及「港校在內地知名度高」(43%),其它包括「香港以華人為主」及「香港的留學費用較低」等。

受訪者選擇來港或留港工作的原因,首3 項為「喜歡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67%)、「喜歡香港信息自由流動」(47%)和「喜歡香港完善的法制」(44%)。他們強調在内地凡事要「靠關係」,在香港卻能憑實力找一份好工作。

受訪「港漂」從事的行業非常廣泛,包括製造、醫療、教育、金融、零售、建造、飲食、酒店、通訊、保險及地產等。職業以專業、輔助專業和研究居多,但亦包括行政管理、技術、服務銷售、文員等前線和後勤崗位。

居住環境未如理想、語言成最大挑戰、傾向與內地人交往

受訪者在港面對的主要問題是「住房環境欠佳」(73%),其次是「未能講本地語言,與本地人溝通不足」(58%),和「在本地缺少朋友而感到孤獨」(39%),亦有不少受訪者表示「難以應付香港的生活水平」和「遠離家人父母感到難過」,而表示「因為內地人身分而受到歧視」者不足2 成。

不論是求學還是工作,粵語及英語均是「港漂」的重要挑戰。有逾4 成就學的受訪者表示「難以適應全英文教學」,4 成全職受訪者指自己「未能講流利粵語,難以在本港找到合適工作」。

社交方面,6 成受訪者在港的朋友仍是以內地人為主,3 成指兩地朋友的數目差不多,僅得1 成表示朋友主要是香港人。然而,受訪者留港時間愈長,香港朋友的比例明顯提高。

一般「港漂」都會積極面對問題,分別有逾5 成半及3 成半的受訪者表示,會努力學好粵語及英語,超過4 成受訪者表示會「調整思維方式」及「轉變生活習慣」,以求融入本地圈子。

內地機遇多於香港、一孩政策影響人生規劃

總括而言,「港漂」在香港面對的問題,和其他留學/旅居海外的世界人士(包括香港人)面對的問題大同小異,主要都是語言文化不同、思維習慣有異、社交圈子狹窄、生活孤單、居住環境欠佳、生活水平太高等。較為特別的是大部分受訪「港漂」都是在一孩政策下的獨生子女,與内地家人的親密關係,是影響他們人生規劃的重要因素。

受訪者計劃離港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的重心在內地」(53%),除非能在香港建立新的親密關係(例如結識另一半),否則希望回內地照顧雙親、建立自己的家庭。其他離港原因包括「相比香港,內地有更多發展和晋升機遇」(44%)及「在港缺少朋友,感到孤單寂寞」(35%)等。

對個人前景有信心、滿意香港人才政策

受訪者對個人、香港及內地及的發展前景均持正面態度,表示「非常有信心/有信心」的分別有約8 成、6 成半及7 成。對於近年的「陸港矛盾」,大部份「港漂」認為很正常,也處之泰然。

不少受訪者認為,他們可為香港注入更多人才/人力資源,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紓緩個別行業人手不足的情況,並協助港企開拓內地市場。對於特區政府目前吸引內地人才的政策,4 成半受訪者認為「非常成功/成功」,近半覺得「一般」,只得6%認為「不成功/非常不成功」。

建議措施

香港的失業率長期處於3%至4%的低水平,不少行業人才短缺。而早前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發表了諮詢文件,提到香港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勞動力下降、撫養比率增加、税基收窄等重要問題。為了支援本地的民生服務及應付長遠的發展需要,香港集思會認同引入外來人才(特別是内地人才)的建議。

由於大部分「港漂」滿意目前特區政府吸納內地人才的政策,可進一步推加的措施不多。為促進「港漂」融入本地社會,建議政府與合適機構合作發展粵語課程,並提供津貼鼓勵他們學習,同時多加宣傳《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政策,以及舉辦有關香港生活文化的分享會和交流活動。

註釋:

研究於2013 年10 月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兩部分。問卷調查透過滾雪球抽樣方法,以面訪的形式成功訪問了500 名符合內地來港讀書或工作、留港未滿7 年的「港漂」。受訪者包括正在求學階段、畢業後尋找工作,以及正在港工作的三個不同群體。

研究亦邀請了30 名符合條件的在港內地人士進行深入訪談,當中除了3 人直接從內地來港工作外,其餘的27 人曾經或現正就讀本港各所高等院校的碩士/博士課程。部分學生仍處於在讀狀態,部分已畢業留港工作,還有部分畢業後到內地或海外發展。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 年12 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作者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 年。

陸偉棋博士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位課程中心兼職講師。

趙僖女士 :香港集思會實習生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 2114 1488/93224639

Study on Cross-border Marriages between Hong Kong and the Mainland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August 20th, 2013

香港集思會發表調查報告
指跨境婚姻趨勢難阻擋 成兩地融合強力催化劑
《新聞稿》

(2013年8月20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研究,發現自1997至2012年,每年中港跨境婚姻佔整體港人結婚的比例,徘徊於39%至56%的高水平,累積數字以每年平均19%的速度增加,16年間共累積了388,453宗,相等於2012年香港家庭住戶總數的16%。

早期的跨境婚姻,常與「老夫少妻」、「家庭暴力」、「騙取綜緩」等負面標籖掛勾,集思會的研究發現,近年涉及中港跨境婚姻人士的背景漸趨多樣化,兩地的年青、高學歷、高收入者共諧連理的現象漸趨普遍,當中更不乏香港或內地的知名人士。

「雖然部分中港跨境婚姻或涉及虛假成分,亦有報道指其離婚率偏高,有關數字及趨勢,仍然值得關注。」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黄靄玲說。

黎黄靄玲又表示:「近年中港矛盾引起各界憂慮,在這關鍵時刻,中港跨境婚姻在促進兩地融合和化解兩地矛盾方面的角色及影響,尤其值得探討。」

研究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了510名中港跨境結婚人士,並與另外23名相關人士深入訪談。由於資源及時間所限,同時鑒於現存有關基層家庭的研究不鮮,集思會是項研究對象,以較為年青、高學歷、或中產者為主。

滿意婚姻狀況,子女跨境上學,關注居住問題

研究發現被訪者不論是港人或內地人,對自己的跨境婚姻態度正面,超過7成(73%)受訪者表示「滿意/非常滿意」自己的婚姻狀況,94%不覺得自己或配偶遭受歧視。由於交通便利,穿梭兩地工作,對受訪者的婚姻關係影響不大。

超過7成受訪者的子女在香港出生,一半以上在內地居住,由於父母對香港的教育制度較具信心,大部分的子女被安排在香港上學,成為跨境學童。因為這批父母的學識水平較高、經濟條件不錯,對子女比較關顧,家庭關係普遍健康。

與大部分香港家庭一樣,受訪者較多關注居住問題,37%受訪者指現時的居住環境欠佳。他們相對關心的港府支援措施主要是房屋政策(31%)、醫療服務(20%),以及持雙程證母親在港的逗留期限(16%)。

對異地社會環境適應程度顯著提升

受訪者婚後對異地的適應程度顯著提升,針對「社交禮儀」、「語言」、「生活習慣」、「工作方式」、「人際關係」、「政治體制」及「價值觀」七大範疇,表示「適應/非常適應」的受訪者較婚前多出接近一倍,達69%至93%。

變化最大的範疇是「社交禮儀」、「語言」及「人際關係」,有內地受訪者自言受港人影響,改掉了亂扔垃圾、胡亂橫過馬路等壞習慣,變得有禮貌和守規矩,愈來愈像「本地人」。變化相對較少的則是「政治體制」及「價值觀」,34%香港受訪者在婚後對內地政治體制的適應程度只屬「一般」。

超過6成(62%)人認為自己「融入/非常融入」配偶的社會。他們亦自覺與配偶的親友相處融洽,超過7成人形容自己與配偶的父母、親人及朋友的關係「好/非常好」。

支持兩地經濟文化融合,對化解中港矛盾感到樂觀

近年中港之間經常出現衝突,但有54%受訪者認為現時中港矛盾的嚴重程度只屬「一般」,形容是「一家人的吵鬧」、「茶杯裡的風波」,他們相信這種矛盾並非根深柢固。有一半人對化解中港矛盾表示「樂觀/非常樂觀」,對此感到悲觀的只有約4%。

約8成受訪者支持兩地的經濟及文化融合,認為是大勢所趨,能達到優勢互補的作用,但認為港人要盡量調節心態,適當地配合內地的發展,而內地亦要借鏡香港,改善法治制度、營商環境等軟件。

對個人及兩地前景具信心

逾8成受訪者表示對兩地前途「有信心/非常有信心」,當中以現居香港的受訪者信心度較強。受訪者對個人、婚姻及子女的前途同樣表現得甚為樂觀,認為國內市場龐大,商機無限,香港則擁有自由制度、專業精神,兩地各有自身優勢。有香港受訪者指出,儘管目前市場競爭激烈,但相信港人只需要好好裝備自己,就能順利面對各項挑戰,不擔心競爭力受到削弱。

預期中港婚姻將穩定增長

研究發現絕大部分受訪者最初未有刻意尋找異地伴侶,有些甚或對異地人士有負面印象,最終卻因為各種機遇及緣分而遇上,互相接納,產生感情,從而共諧連理,過程自然,亦難以阻擋。

超過一半(53%)受訪者預期中港跨境婚姻的趨勢將會穩定增長,並相信兩地人結合能推動彼此的文化融合,為化解中港矛盾提供重要條件。

香港集思會總裁黎黃靄玲表示,隨著中港婚姻的數目不斷增加,佔本港家庭住戶的比例持續上升,這批人士及其所生的下一代,將成為香港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持分者,對香港的持續發展有一定的角色及影響力。

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陸偉棋指出,受資源及時間所限,是項研究未有把較為弱勢的中港婚姻家庭包括在內,為求全面,希望能進一步探討有關基層家庭對相同課題的看法。

另外,集思會又建議政府定期就中港婚姻家庭進行較大規模及全面的調查,掌握所有中港婚姻家庭的現況、計劃及對社會的影響,以便制定整體的人口規劃及相關政策。

註釋:
研究於2013年5至7月在中港兩地進行,方法主要分為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兩部分。問卷調查透過滾雪球抽樣方法,以面訪的形式成功訪問了510名符合以下條件的中港跨境結婚人士:於2003年或以後結婚;家庭每月收入為2.5萬港元(或2萬元人民幣)或以上;或夫妻中一方/雙方達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
本研究亦邀請了14名符合上述條件的中港跨境結婚人士進行深入訪談,分享他們在跨境婚姻中的親身經驗及感受。同時訪問了9名其他人士,包括中港婚姻配對顧問、北區辦學團體行政總裁、前入境事務處高層官員,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界代表,從政策、個案等多方面分享對跨境婚姻、中港家庭的觀察和體驗。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作者簡介
黎黃靄玲女士 現任香港集思會總裁、前香港貿易發展局副總裁及總經濟師。除全球貿易推廣外,曾掌管及從事研究工作逾30年。
陸偉棋博士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
唐希文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位課程中心兼職講師。
余婉華女士 香港集思會高級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Mutual Recognition of Investment Funds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February 27th, 2013

香港集思會呼籲兩地儘快落實基金產品互認
《新聞稿》

(2013年2月27日)
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的《2013-14年政府財政預算案》,表示證監會正與內地相關機構研究建立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以擴大香港基金業的銷售網絡,香港集思會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此舉將有助吸引外國基金來港註冊,帶動投資管理、銷售等相關專業發展。香港集思會呼籲兩地監管機構及業界盡快簽訂互認協議,落實相關安排,為長遠邁向《多邊互認》和《基金通行證》發展打好基礎。

香港集思會近日就兩地基金產品互認的課題作出研究,報告即日發表,研究認為有關安排能為香港及內地金融業的共同發展帶來莫大的貢獻。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召集人黃啟民指出:「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會開啟人民幣跨境流動的另一主要管道,把離岸人民幣業務,從現有的貿易與初級債券市場,大幅推廣至包括股票商品等各類投資產品的一二級機構投資市場,範圍更縱深廣闊。」集思會估計此舉可帶來上千億元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把人民幣國際化推上新臺階。

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報告認為兩地基金產品互認的協議,將大力加強兩地基金流動,為香港基金行業,開拓一個數萬億元而且高速增長的大陸資產管理市場。現時香港基金行業主要集中於市場推廣及銷售功能,協議簽定後,行業可向管理、托收、交易、研究等多方面發展,爭取與倫敦、紐約、盧森堡等全球頂尖財富管理中心並列。有關協議對香港金融行業的推動力,將數十倍於昔日本地強積金的成立。

對國家來說,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會是中國資本帳開放的另一里程碑。它可大幅推動中國民營資本的海外投資,把《走出去》從國營機構直接投資主導的模式中解放出來,減少《走出去》在海外市場遇到的阻力,讓中國的海外投資更多元化,更有效率。

「兩地基金產品互認,也可以加強我們在區域和國際金融組織的地位和話語權,扭轉國家當前在區域跨境基金流動協作的相對滯後狀態和被動地位。」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另一成員梁家齊說。

此外,兩地基金業界加強合作、交流與競爭,將可幫助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吸收國際先進人材、技術和行業建設及管理經驗,讓中國基金業更好地扮演其在社會財富管理上的角色,發揮增值及再分配的作用,幫助國家建立完善的養老及退休社會保障體系,應付人口老化和社會分配不均等重要問題。

通過提高競爭、開放海外投資管道、促進基金行業發展,兩地基金產品互認將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加速中國金融業從單一的銀行主導結構,邁向多元高效的直接/間接融資並舉的金融體系發展。

鑒於兩地金融體系存在差異,特別是中國資本帳相對封閉和人民幣在海外只能有限度地流通,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及項目顧問關家明,建議借鑒東盟APSS計畫所採用的《兩層準則》做法,以當前QDII/QFII/RQFII有限度流動的框架作為基礎,讓兩地基金建立第一層雙方都認可的《基本準則》,再在此基礎上各自建立第二層《專門準則》,以滿足兩地不同的監管要求。此舉不但可讓兩地基金在《基本準則》容許下盡快簡化手續及加強跨境流動,亦讓監管機構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尋找方案,處理第二層《專門準則》的差異問題。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於2009年7月、2010年3月及2011年1月,先後發表了三份研究報告和合共三十二項建議,促進及鞏固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各界反應熱烈。是次研究報告和建議屬第四輪。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研究機構,由一羣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增強香港的競爭能力;(2)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
黃啟民 香港集思會顧問、香港大學商學院名譽副教授、香港證監會非執行董事
關家明 前渣打銀行亞洲研究部總監兼亞洲區總經濟師
梁家齊 香港集思會顧問、鷹達證券有限公司主席、Member, 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 Hall of Fame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研究報告作者及項目顧問
關家明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Study on Whole Person Education in Hong Kong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December 11th, 2012

香港集思會建議開展倫理教育(Ethical Studies)
補充現時德育課程之不足、優化全人教育(11.12.2012)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剛完成了一份題為《香港全人教育的發展概況及改善建議》之研究報告,就「全人教育」作出深入探討。

按教育统籌委員會於2000年的建議,香港的教育改革應以「終生學習、全人發展」為目標。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通識教育及其他學習經歷(註一)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香港集思會的研究發現,香港的德育課程只重視培養正面價值,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的倫理教育,尤其是在倫理教育方面的主要內容,即人權、公義、義務及行為後果等的概念及意義方面,課程極不完善及缺乏系统性。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建議將「倫理教育」視為一個新的關鍵項目,並在課程內加入基本的法律常識,貫徹於現時的不同學習領域之內(註二),組成一個橫跨十二年的學習架構,加強學生在思辨及批判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以補充現時只談正面價值、但缺乏內涵的德育課程之不足。

香港集思會理事及教育課題組召集人楊佰成指出:「倫理教育必須按部就班地進行,政府可先選出一批有廣泛代表性的學校作試點,用兩年時間總結經驗、加以檢討,再逐層向外推展。」教育課題組亦建議由教育局與各院校或民間機構合作,開辦倫理教育課程,為教師提供培訓,讓他們充分掌握多元化、議題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更有系統地學習及應用相關的知識。

針對現有的學校課程,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提出了四大策略方向及建議:
一、教育局應盡快擔當牽頭角色,與各界重新檢視及完善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同時加強學校的社工服務、師資培訓及教材開發,協助教師有效地進行德育工作;
二、按部就班地構建完整的倫理教育課程以補充只談正面價值的德育之不足;
三、適量收窄通識科的課程內容,加入理論知識及分析方法,積極研究刪減或合併個別單元,切實推行議題式的「學與教」方式,減低獨立專題探究的要求,並把通識教育科的額外津貼常規化,增加通識科教師的穩定性;
四、為「其他學習經歷」提供支援,與專業培訓團體合辦教師培訓計劃,強化師生的體驗學習,並鼓勵大學改變收生標準,確認學生學習概覽的重要性,肯定學生在學科成績以外的不同成就,如創意、體藝、及社會參與等。

註一: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
註二:不同學習領域包括「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科學教育」、「科技教育」、「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小學常識科」及「藝術教育」。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頁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本會的教育課題組一向關心本港教育發展、重視人才培訓,除了本報告外,本會就教育議題的研究建議及出版刊物包括:
《香港獎助學金指南》(2011年5月)
4項為副學士教育提升課程質素、建設多元化出路的建議(2011年4月)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2010年4月)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成員簡介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2004-2006),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曾廣海: 香港集思會項目顧問及中學通識教育科顧問,早年從事教學工作,後轉往商界服務;具多年政制、管治及公共政策研究經驗;澳洲國立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及法律學碩士、香港大學工程學士、香港中文大學行政管理文憑。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曾任職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高級研究主任;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香港大學文學(一級榮譽)學士。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HKIC Publishes Scholarships and Bursaries Guide

Posted in news on June 20th, 2011

促進香港人才發展
香港集思會出版《香港獎助學金指南》(Chinese version only)

(2011年6月20日) 香港原來有超過2,000多項大大小小的獎助學金,僅中學和大學便合計接近已有1,800個之多!除了獎勵學業及課外活動出眾的學生外,每年還援助不少清貧或家庭出現突變的學生繼續就學。不過,獎助學金種類繁多而各有申請條件和發放範圍,學生、家長以至老師、校方均普遍因為資訊不足而錯過申請或協助有需要者申請的機會,殊為惋惜。

關注香港未來發展的香港集思會,認同獎助學金對培育優秀人才的重要性,遂委託專人搜尋及整理了本港學界現有各項獎助學金的最新資訊,編集成香港首本「獎助學金指南」。這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厚達200多頁,內容分為5部分,收錄了小學、中學、專上教育、深造和各類職業先修課程的獎助學金。除一般學術獎助學金外,尚涉及藝術,運動,宗教以至特殊教育等各方面範疇。

香港集思會董事楊栢成表示,獎助學金是一項重要的榮譽,給予學生公開的肯定及表彰,既引導學生發展方向,又發揮激勵作用,推動他們努力奮進,全面成才。他希望學生、家長、老師及校方善用該指南,為子女及有資質的學生選取合適的獎學金,爭取接受優質教育,發展個別潛能的機會;有經濟需要的學生亦可藉申請助學金減輕經濟負擔,更能專注學業。此外,也希望這指南對學校負責學生輔導的老師有參考價值。

《香港獎學金指南》詳列眾多善長仁翁以至各大機構捐贈的獎學金,除了人們熟悉的尤德基金外,還不乏富豪以至跨國企業,包括「電飯煲之父」蒙民偉先生、華人巨富李嘉誠先生,電影巨星成龍先生等均在多間院校設立有關獎助學金或演藝獎;此外,滙豐銀行、恒生銀行以至中國銀行的獎學金亦相當可觀;多間傳媒機構例如商業電臺、亞洲電視、無線電視亦都設有新聞獎學金、東方日報以及蘋果日報亦設不同獎助學金等。

此外,海峽兩岸的院校,以至歐亞美多國駐港領事館亦設有不少留學生獎學金吸引港生,除了常見的大學本科學士課程,還有碩士以至博士課程。實為對有需要的學生、家長以至升學輔導教師的及時雨。

《香港獎學金指南》中更列舉香港城市大學本科生獎學金多達293項,堪稱專上院校之冠;中文大學研究院獎助學金也超過140項;香港大學個別獎學金金額更高達$400,000元。

這本創香港先河的獎學金指南,分門別類詳列各獎助學金的目的、金額、名額、提供機構或學校名稱、申請資格、申請日期、申請方法及流程等資料,還詳列一些獎助學金的具體條件,例如獲取准英語教師獎學金者須承諾畢業後留港任教中小學英語一至兩年。每個獎學金項目,都附有聯絡方法,除了位址,還有電話、電郵、網址甚至聯絡人,以供進一步查詢。

全港中小學均會獲贈一本《香港獎助學金指南》,而全部內容更會上載至香港集思會網頁 “www.ideascentre.hk” 供學生、家長及老師免費查閱。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于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 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2) 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 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自成立以來,香港集思會已就多個經濟及社會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中包括:

• 14項「副學士教育政策」的具體建議
• 12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第一輪建議
• 15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二輪建議
• 5項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第三輪建議
• 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分析報告
•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
• 10項促進「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建議
• 10項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
• 11項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的建議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HKIC Announces 14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Associate Degree Education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on April 6th, 2011

每年15,000人升讀副學士,豈可任其變成「A貨」
香港集思會作出十四項建議
為副學士提升課程質素、建設多元化出路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一項有關「副學士教育政策」的詳細研究,檢視副學士在香港教育體系的定位及作用。

香港集思會的研究發現經過十年發展,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已成為專上教育的重要一環,每年新生入學人數約15,000人,與資助大學本科收生額相若,亦相等於45%的中七畢業生數目,令專上教育整體普及率超越60%。香港集思會認為副學士迎合家長及莘莘學子要求接受更高教育的期望,並已形成一股新力量,政府及社會各界必須正視及支持其持續發展。

然而,研究發現香港的副學士教育制度面對四大問題:(1) 院校過分強調副學士的升學功能,但資助大學銜接學額有限,形成期望落差;(2) 副學士課程以低成本及具收生保證的學科為主,畢業生在就業市場認受性不足,甚至被僱主形容為「A貨學士」;(3) 副學士課程學費高昂,收費與大學本科課程相若,學生未畢業已負債累累;(4) 副學士課程的開辦條件不統一,收生制度亦欠清晰,院校資源不足,教學質素缺乏保證。

香港集思會理事及教育課題小組召集人楊佰成指出:「10年來,副學士課程已培育了近60,000名畢業生,每年收生人數15,000,同期就讀人數29,000,學生及家長每年花費超過12億元。要使副學士課程健康發展,迎合社會需要及確保其『物有所值』,必須從(1) 提升課程質素,及(2) 建設多元化出路兩方面著手。」

就這兩大原則,香港集思會提出四大策略方向及十四項具體建議:

策略方向一:建設多進多出的升學階梯,鼓勵學生在不同階段持續進修
具體建議包括擴大本科資助學額、鼓勵發展具質素的私立大學,吸納成績優秀的副學士畢業生。同時,打破現時「學年制」的傳統學習模式,設立貫通整個專上教育體系的學分積累及轉移制度,讓學生(包括副學士)累積學分,儲存到標準化的「學分銀行」個人賬户當中,再按照實際需要,選擇於不同階段升學進修,提升個人學歷。政府亦應撤銷「專上學生資助計劃」以25歲為上限的年齡限制,令學生不必擔心出來工作後會喪失獲取資助的資格。

策略方向二:強化副學士的就業功能,以配合人力市場需求
具體建議包括重塑副學士的功能,發揮它作為獨立資歷的多元化角色,讓公眾明白升學並非副學士的唯一目標和出路。鼓勵院校開辦非主流、但有潛在需求的學科,例如醫療護理、老人服務、食物檢測、環保科技等,吸引學生就讀,廣泛培養社會所需人才。鑒於目前約有30%副學士畢業生沒有繼續升學而直接投入勞動市場,為了增強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政府可將「大學生實習資助計劃」擴展至副學士學生,為他們提供在私營企業的實習機會,增加他們畢業後在私營市場的受聘機會。此外,政府應開放更多職位予副學士畢業生申請,和帶頭聘請更多符合職位要求的副學士畢業生。

策略方向三:改善副學士的收生、監管及質素保證制度,提升院校的辦學質素
具體建議包括由政府設立一個全新的監管機構,專責規管自資副學位院校及私立大學,按社會的實際需要,檢視各自資院校的課程設計、教育設施及發展計劃。香港集思會又建議把專上教育體系的三個質素保證機構,包括質素保證局、聯校質素檢討委員會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合而為一,設立統一的質素保證單位,並提高評審的透明度,避免教資會資助院校及自資院校開設的課程質素參差,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比較基礎,理順專上教育的資歷認證模式。

策略方向四:由政府提供適當補助及津貼,減輕院校及學生的財政壓力
香港集思會建議政府擴大第六輪大學配對補助金計劃的範圍,伸延至自資副學士課程,撥款3億元供15家營辦副學士課程的自資院校申請,配以2元對1元的補助方式,並把每所院校的補助金上限定於2千萬元。此舉可為院校提供籌款的誘因,發掘更多資金來源,令學費有下調的空間。同時,政府應修訂現時免入息審查學生資助及貸款計劃,於學生畢業後才開始計算利息,讓同學在學期間可專心學業。針對利息過高的批評,政府應積極研究剔除借貸利率包含的1.5厘風險利息的可行性,並降低準時還款或提早還款者的還款額,以進一步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頁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參考資料

2010/11年副學士的數字概覽

新收人數 – 約15,000名(不包括約3,000名副學士先修生)
在學人數 – 約29,000人
資助學位收生佔學額(%)* – 87%
自資學位收生佔學額(%)* – 92%
課程數目 – 162個(自資課程佔96%)
院校數目 – 6所(自資院校佔15所)
課程學費 – 每年$39,800至$59,000,平均約為$45,000
外地升學聯繫 – 獲10個國家/地區約160間高等院校承認
主要學科(自資課程) – 商業、會計及管理(31%); 社會科學(16%); 語言、翻譯及文學(12%)
*為2009/10年數字

對副學士的常見誤解:

問:副學士(Associate Degree)等同副學位(Sub Degree)?
答:副學位課程是一個總稱,包括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高級文憑(Higher Diploma)和專業文憑(Professional Diploma)。以2009/10學年副學位課程的首年收生人數為例,副學士約有近15,000名新生,約佔總副學位新生人數的4成。

問:副學士學位的學歷高於高級文憑?
答:副學士學位和高級文憑同屬香港資歷架構第4級資歷,最大分別在於課程設計:副學士的課程內容中,至少6成須屬通識性質(例如語文、資訊科技、通識等);至於高級文憑,屬專門性質的內容(例如專修科目、專業訓練、職業技能等)須佔課程至少6成。

問:副學士跟大學一樣設有聯校招生制度?
答:副學士並沒有統一的招生系統,同學需要自行前往院校報名,院校一般在6至8月進行招生。由於院校並非共同發布收生資訊,同學並不清楚整個收生流程及學額剩餘情況,須要四出到不同院校尋找學位。

問:副學士畢業生一定可以升讀大學?
答:根據2008/09年的升學數據顯示,約有7成副學士畢業生成功升讀大學,但當中升讀資助大學課程的只佔4成(近3,000人)。其他則修讀由本地資助大學營辦,或由海外大學與本地大學合辦的自資銜接學位課程。

個案分享

個案一
F同學剛在2010年取得商科的副學士學位,她在入學前深信「好多人都可以升讀八大」,可是最後未能如願,只好報讀自資銜接課程,更強調:「唔可以就咁出嚟做嘢,一定要駁上去!」不過,這個與海外大學合辦的學位課程索價高達8萬多元一年,修讀年期卻只得一年半,她直言:「學費真係好貴,而且讀得好趕。」

個案二
2010年副學士畢業的B同學因為成績未如理想,被逼投身社會工作,她形容職場對副學士的認受性低,求職過程相當困難。最後,她花了4個月才獲聘為文員,而該職位的入職條件只是中五畢業,月薪僅得6千多元。聘用她的僱主指副學士「讀完等於冇讀過」,要求她額外修讀其他課程,令她慨嘆物非所值。

個案三
2010年獲「拔尖」升讀資助大學的K同學,只修讀了一年文科的副學士課程,但院校的「慳錢之道」令她印象深刻。她憶述校舍不時「爆滿」,課室不足,學生連星期日也要上堂,而電腦、椅子等設備亦不敷應用,嚴重時更試過「連位都冇得坐」。她不屑地指:「學校真係(資源)計得好盡,而且收(學生)得好盡。」

個案四
J同學中五畢業後修讀了三年制的副學士課程,2009年順利升讀資助大學學位課程。不計兩年大學課程,單是三年副學士的學費加起來已達10多萬元,由於他申請免入息審查的貸款計劃,利息較高,十年後要償還近20萬元,可謂「負債累累」。即使他預計大學畢業後月入1萬元,每月仍要把五分一收入用作還款,扣除家用、交通等開支,根本所餘無幾。

個案五
2008年副學士畢業的A同學指出,副學士屬於「必須要洗嘅底」,否則會阻礙事業發展。他在2010完成海外大學在本地開辦的銜接學位課程,但每次求職面試,都會刻意不提曾修讀副學士,只強調自己擁有海外大學學位。為免在僱主面前穿幫,他採取「死都唔攞張transcript出嚟」的策略。他更笑言:「有僱主傻更更,都唔知道Top Up Degree係咩,以為我真係外國大學畢業返嚟。」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 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2) 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 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自成立以來,香港集思會已就多個經濟及社會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中包括:

  • 12 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第一輪建議
  • 15 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二輪建議
  • 5 項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第三輪建議
  • 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分析報告
  • 6 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
  • 10 項促進「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建議
  • 10 項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
  • 11 項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的建議

香港集思會教育課題組成員簡介: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2004-2006),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
唐希文: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國際學位課程中心兼職講師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郭小姐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Third Round of Recommendations to Reinforce HK’s Position as a RMB Offshore Centre (Chinese version only)

Posted in news, press release on January 4th, 2011

就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香港集思會作出第三輪建議
人民幣存款額五年內增至2萬億
把握機遇、創造條件,提供突破性服務

(2011年1月4日)近期投資者對人民幣的興趣日益增加,本港的人民幣存款額亦急劇上升。2010年11月底本港的人民幣存款額已接近2,800億元,比2009年底增加了2,169億元,而2010年11月的單月增幅更高達625億元。以目前增長勢頭來看,香港集思會相信,本港的人民幣存款額可於五年內增加至2萬億元,與現時在港的美元存款額相約,屆時市場上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將會更多元化,為香港建設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創造有利條件。
為把握這發展機遇,乘勢而上,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於今天(1月4日)發表題為《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的研究報告,提出五項具體建議,希望進一步發揮香港優勢,透過推動人民幣跨境貿易、人民幣區域化等措施,積極提升人民幣在貿易結算和投資方面的功能,促進人民幣成為區域性貨幣,藉以鞏固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這五項建議不但有利香港的經濟發展,又配合國家政策,同時亦能為海內外投資者及進出口企業(包括中小型企業),提供高效能的突破性服務。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包括黃啟民、李婉如、梁家齊及陸偉棋等學者及財經業界人士。
香港集思會的五項建議包括:
一、 由交易所提供對沖人民幣滙率的工具
香港集思會建議由港交所提供人民幣NDF(Non-deliverable Forward – 不交割遠期人民幣合約)。目前在港的28萬家中小型企業中,不少在內地進行生產及採購活動。現時可對沖因人民幣波動而引致的匯率風險工具不多,利用交易所買賣人民幣NDF,可提高市場資訊透明度;同時,中小企可透過即時報價系統,作出計價和定價的決定,減低匯率風險,以便促進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跨境貿易活動。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成員、香港大學商學院名譽副教授黃啟民認為:「交易所可提供標準化、小額合約的人民幣NDF買賣途徑,為未能參與場外交易的中小企提供另一個具透明度和開放的交易平台,滿足他們對對沖人民幣匯率的需求。」
二、 建立人民幣支付結算系統的跨境聯網
香港集思會建議在現有基礎上,積極擴展本港的人民幣即時支付及結算(Real Time Gross Settlement, RTGS)系統,與區內的支付系統建立跨境聯網,除處理現有貨幣(港元、美元、歐元、人民幣)外,可加入新台幣、韓圜和其它區內貨幣,在亞洲時區內於香港與人民幣進行外匯及債券交收。這個多幣種支付的安排既可便利人民幣跨境貿易,亦有助香港發展成為亞太區的人民幣支付及結算樞紐,鞏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另一成員李婉如指出,香港的法律保障了在港經過RGTS進行的交收,是最終及不可撤回的,消除了交易可能無效的風險。因此香港應進一步發揮這個優勢,擴展本港的人民幣RTGS系統,吸引跨境人民幣貿易利用香港的多幣種平台進行結算。
三、 設立粵港人民幣FDI項目表,為外商提供「綠色通道」
按國家「十二五」規劃中的七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加上基礎建設、高端服務業及其它提升現代化生產體系的投資項目,香港集思會建議粵港雙方設立人民幣外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項目表,加快立項和審批,允許境外投資者於外匯管理局備案後,直接匯入人民幣資金。
就設立「綠色通道」,課題組成員梁家齊認為具有多重戰略意義:「人民幣FDI有助減低國家外匯儲備增長速度、規範人民幣回流的用途,並協助國家達到『十二五』規劃的策略目標,促進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
他並指出,粵港兩地可藉此配合國家推動珠三角地區經濟轉型的政策,加強兩地的經濟融合;人民幣FDI更可讓投資者善用境外的人民幣資金,參與廣東省現代化建設和經濟升級轉型所帶來的機遇,提升人民幣投資的回報,提升人民幣在國際間的功能。

四、 加速深化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
香港集思會建議特區政府向國家財政部爭取,定期在港發行不同年期的人民幣國債,以便建立人民幣債券收益曲線(Yield Curve),作為其它債券和金融資產釐定價格的標準。
該會亦建議港交所及證監會檢討現行上市規條,簡化及豁免部份申請程序,便利企業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在港交所掛牌買賣,為人民幣FDI項目融資。同時,為發展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債券交易中心,政府可透過針對性措施,包括分階段達至完全豁免向企業徵收持有人民幣債券所得利息的利得稅,以鼓勵海內外企業參與香港的人民幣債券市場。
五、 推動境內企業「走出去」
香港集思會建議粵港以試點形式,為廣東省企業提供便利,簡化以人民幣對外投資的手續,從而吸引企業透過香港在海外進行直接投資(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ODI)。人民幣ODI為中港兩地均帶來益處,不但可促進人民幣流出境外、減少對外匯的倚賴,推動境內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同時亦為香港金融業提供更廣闊的業務發展空間。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陸偉棋指出,2009年內地有近七成的ODI在香港投資或經香港到世界各地投資,反映香港作為境內企業「走出去」的跳板功能。陸氏續稱:「以人民幣作為海外投資貨幣,符合國家現時『寬出嚴進』的資金流動政策。」
香港集思會人民幣課題組於2009年7月及2010年3月,相繼發表題為《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及《促進香港成爲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研究報告和合共廿七項建議,各界反應熱烈,近半數建議已經落實或正在諮詢當中,與此同時,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服務和存款額快速增長。2010年7月中央政府正式確立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集思會近期再以《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為題,完成跟進研究,並提出第三輪包括五項具體方案的建議。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頁www.ideascentre.hk
– 完 –

關於香港集思會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境、非牟利的研究機構,由一羣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透過集思廣益,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1) 增強香港的競爭能力;(2) 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的持續發展;及(3) 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成立以來,集思會已就多個經濟及社會課題進行研究,並提出一系列的建議,其中包括:
• 12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結算中心」的第一輪建議
• 15項促進香港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二輪建議
• 有關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分析報告
• 6項建設香港成為「亞洲最優秀高等教育樞紐」的建議
• 10項促進「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建議
• 10項推動發展「綠色經濟」的建議
• 11項打造香港成為「創意之都」的建議
人民幣課題組成員簡介
黃啟民: 香港集思會顧問、香港大學商學院名譽副教授、香港證監會非執行董事
李婉如: 香港集思會項目顧問
梁家齊: 鷹達證券有限公司主席、前經濟機遇委員會委員
陸偉棋: 香港集思會首席研究主任
傳媒查詢
胡先生 電話: 2114 1486 / 6626 5762
郭小姐 電話: 2114 1488 / 9322 4639

HKIC Urges ‘Green Light’ for a Third Airport Runway

Posted in news on December 5th, 2010

(December 5, 2010) Hong Kong is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viation centre –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HKIA) is the busiest airport for cargo throughput and the third busiest airport for international passenger traffic in the world. However, this status is being challenged by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neighbouring airports, and the fact that HKIA’s two runways will reach full capacity by 2017.

Article by Mr Patrick Lau in HKEJ (9 Dec 2010)(Chinese version only)

The Hong Kong Ideas Centre (HKIC) welcomes the soon-to-be completed feasibility study by the Airport Authority Hong Kong (AAHK) and its prospective launch of public consultation next year. At the same time, the HKIC calls for an urgent “green light” by the Government for the third runway, with decision based on full consideration of both public interest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s well as the critical problems being faced in maintaining Hong Kong’s status as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viation hub and ou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To this end, HKIC looks forward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public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upporters and their constructive inputs to the authorities in working out feasible solutions.

The details are included in an HKIC report which was released today (December 5, 2010)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attendance were Mr. Patrick Lau, HKIC’s Airport Study Group convener and former Director of the Lands Department; Mr. Albert Lam, former Director-General of Civil Aviation; and Professor Yeung Yue-m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Geography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former member of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the New Airport Project (1991-98).

According to Mr. Albert Lam, “The timely completion of the third runway is crucial to capitalising on rapidly expanding regional markets, maintaining Hong Kong’s long-term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and fostering the local employment market.” He added that “The HKSARG should consult relevant industries and professions, environmental groups, as well as the public at large and make its decision as soon as possible.”

“Hong Kong’s present success as a leading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aviation hub is a direct result of our timely and visionary decision in 1989 to build the new airport at Chek Lap Kok. Our continued prosperity has depended on this forward-looking investment decision, in addition to favourable regional and macroeconomic conditions,” said Professor Yeung Yue-man. “Now we’re in urgent need of another decision to invest into our future — by building a third runway so that we can at least compete on near-equal footing with fast-moving and rapidly-expanding competitors. The time to act is now — any later Hong Kong will risk falling behind other leading airports in the region.”

The Aviation Industry: A Critical Factor to Hong Kong’s Success
By facilitating the flow of people and trade, our aviation industry plays a crucial and leading role in promoting growth in th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our pillars of Hong Kong’s economy: financial services, trading and logistics, tourism and exhibition, and producer and professional services. Aviation also facilitates educational, cultural and sports exchang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In addition, Hong Kong’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viation has, to a large extent, contributed to make Hong Kong Asia’s second largest and the world’s fourth larges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cipient.

Adding runway capacity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expanding air connectivity.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a 10% rise in air connectivity, by adding runway capacity, will increase investment by 1.6% and boost productivity by 1.3%, with a total increase in GDP of 1.9%.

The aviation industry supports some 220,000 direct and indirect jobs in Hong Kong, equivalent to 8% of the total working population and contributing 8% of total GDP. With 60,000 people directly employed within its perimeter fence, HKIA is the largest single-site employer in the territory.

Strong Growth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t present, HKIA operates at 93% of permitted runway capacity. Set against an average 6.5% annual growth of aircraft movement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enhancement measures that would lift maximum runway capacity, the two runways at HKIA will be operating at full capacity by 2017.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runway normally takes about 10 years from planning to completion, and barring any further delays, Hong Kong will still have to contend with at least four years of constrained and congested runway capacity (between 2017 – 2021).

It would be a serious mistake if Hong Kong does not strive to position itself as a crucial strategic part of the airport network of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t is estimated that both passenger and cargo traffic will rise 7% every year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Even stronger growth is expected in the Mainland, where air traffic is expected to enjoy annual growth rate between 11% and 14% in the next 10 years.

Moreover, the private jet market in China is poised to take off in a big way with experts envisioning substantial annual growth of 25%, eventually surpassing the US as the world’s largest private jet owners in 10 years.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Neighbouring Airports
Leading airports across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re enhancing their competitiveness by increasing runway capacity to capitalise on the growth of demand. In 2020, Seoul Inchon will complete its fourth runway whereas Kuala Lumpur will see the completion of five runways; meanwhile, airport expansion projects in Bangkok, Singapore, and Taipei are also underway.

In the Mainland, airports have also been expanding at a phenomenal rate. The mega hub at Beijing has surpassed Hong Kong in terms of total passenger traffic and aircraft movement while Shanghai Pudong airport is also set to open its fourth and the fifth runways in 2015.

Closer to Hong Kong, Guangzhou airport will increase the number of runways from two to five with flight movement reaching 600,000 by 2016 and passenger traffic reaching 93 million in 2017, doubling Hong Kong’s present figures. Meanwhile, Shenzhen, with an expansion plan of building two new runways, is expected to overtake Hong Kong in five years in terms of flight movement, and in seven years in terms of overall passenger traffic.

“Given the intense competition now facing us, we contend that Hong Kong has to address the third runway issue with a sense of utmost urgency, otherwise 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 will be diminished,” said Mr. Patrick Lau. “In fact, the slow progress and the controversial disputes over developing a new runway at Tokyo’s Narita Airport last century led to a rapid loss of its leading position as an aviation hub in the region.”

A full copy of the study report and HKIC’s views are available online at the HKIC’s website: www.ideascentre.hk

-End-

About the Hong Kong Ideas Centre
Established in December 2008 by a group of devotees, Hong Kong Ideas Centre (HKIC) is an independent, apolitical non-profit organisation whose motto is – “Think and Build for the Future”. To help harness collective wisdom, the Centre’s objectives include: (1) increasing Hong Kong’s competitiveness, (2)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3) improving Hong Kong community’s quality of lif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the HKIC has conducted a series of studies on various issues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that promote Hong Kong’s economic and social well being. These include:
– 12 round-one measures to promote Hong Kong as an RMB settlement centre
– 15 round-two measures to promote Hong Kong as an RMB settlement centre
– 6 recommendations to develop Hong Kong into a Regional Hub of Quality Education
– 10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in Hong Kong
– 11 recommendations to transform Hong Kong into a “Creative City”
– 10 recommendations to develop a green economy

About HKIC’s Airport Study Group Members
Mr. Patrick LAU SBS
Former Director, Lands Department, HKSARG
Former Deputy Head, Central Policy Unit, HKSARG

Mr. Albert Lam SBS
Former Director-General of Civil Aviation, HKSARG
Former Chairman of Aviation Advisory Board
Former Board Member of the Airport Authority Hong Kong

Professor Yeung Yue-man SBS, OBE, JP
Emeritus Professor of Geograph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mer Director,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and Former Head, Shaw Colleg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ormer member of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the New Airport Project (1991-98)

Media Enquiry:
Yvonne Kwok Tel: 2114 1488 / 9322 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