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Napping (Cliff Lui)

文章

愛港者言

2030+ 莫等闲
撰文::刘励超
香港集思会顾问 | 2017.3.16

蓝领创出路 维修课程建自信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6.11.12

遍洒甘露与标靶治疗
撰文::刘励超
香港集思会顾问 | 2016.5.26

长者变「IT耆星」 融入家庭社会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8.23

护老业吸新血 中年更胜青年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8.16

两元乘车「德政」 让老有所为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8.9

港敬老逊内地 跨代沟通待改善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8.2

香港是我家 留得住人心?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7.26

谷北上养老 不如优化本地服务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7.19

补贴雇主聘长者 善用银发族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7.12

职场歧视「年纪大」 立法可治本?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7.4

弹性退休 长者兼职 释劳动力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6.28

长者愿延退休年龄 盼勿一刀切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6.20

六万新住宅单位泡汤?
撰文:刘励超
香港集思会顾问 | 2014.6.19

退休能悭则悭 难言安享晚年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6.14

香港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看法的演变和带来的挑战(只有英文)
演讲词:刘励超
香港集思会顾问 | 2014.6.7

撤强积金对冲 降收费助退休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6.6

投资子女 养儿防老?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5.30

子女靠「父母银行」上车 最划算?
撰文: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高级研究主任 | 2014.5.23

降车位需求、增土地供应
撰文:
刘励超 香港集思会顾问 | 2014.4.4

90后拒「被代表」求共识更漫长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唐希文 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 |2013.1.28

安老压担挑 输外劳缓重担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余婉华 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 |2012.8.11

全民自资退休 应对人口老化
撰文: 何泺生
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会之友 | 2012.6.25

正解坚尼系数 弄清扶贫目标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6.22

文化局纳专才 升格创意办
撰文: 余开坚
前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香港集思会顾问 |2012.6.13

新文化局长 政策毋须由零开始
撰文: 余开坚
前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香港集思会顾问 |2012.6.8

民生议题急 变相拉布失民心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5.25

人才无疆界 恐共敏感碍发展
撰文:何建宗
三十会理事,香港集思会之友 |2012.5.5

港人须学会与共产党共处
撰文: 黎黄霭玲
香港集思会总裁 黎黄霭玲 | 2012.4.27

新特首,请勿「只说不做」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3.20

推动学分制度 拓副学位出路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3.13

经济走向多元及均衡发展 唯有扶持中小企
撰文: 张华强先生
成谦声汇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香港集思会顾问 |2012.3.6

公务员领导层的选拔与培训须与时俱进
撰文:曾广海
香港集思会项目顾问 | 2012.2.27

2元搭车惠长者 勿好事变坏事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2.20

看内地「留守儿童」,忧香港「双非学生」
撰文: 关定辉
前教育署副署长 香港集思会之友 | 2012.2.13

香港需要公平合理的再分配政策
撰文: 何泺生
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会之友 | 2012.2.7

人口政策不能撇除人力资源规划
撰文: 黎黄霭玲
香港集思会总裁 黎黄霭玲 | 2012.1.30

新特首勿坐民望跳楼机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2012.1.26

医改走错方向,市民花钱失事
撰文: 何泺生
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集思会之友 | 2012.1.15

开办私立大学的挑战与迷思
撰文: 黎黄霭玲 香港集思会总裁 黎黄霭玲 | 2012.1.6

向香港政府提出的四点减排及相关环保建议
撰文:
李偉才(傑出青年協會前主席 2002-03)
麥永開(傑出青年協會前主席 2009-10)
2011.11.14

审批外援医生 按大学不按国家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 2011.11.10

强制公布私院收费 保病人权益
撰文:
陆伟棋: 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 2011.11.02

对《国家领导人保安问题》的我见
撰文:
黎黄霭玲 : 1972年港大毕业生/香港贸易发展局前副总裁 |2011.8.24

对2011/2012年度《施政报告》的建议
撰文:
黎黄霭玲 : 香港集思会总裁 |2011.8.15

500亿医保分流病人 如何物有所值
撰文:
陆伟棋: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赵燕婷: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 |2011.8.11

护士专科培训 纾医护不足
撰文:
陆伟棋: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赵燕婷: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 |2011.7.29

建新跑道 莫蹈伦敦东京覆辙
撰文:杨汝万 |2011.7.26

除了第三条跑道,我们还需要些甚么?
撰文:卢赵新莲 | 2011.7.8

扩建机场勿临渴掘井
撰文:刘励超 | 2011.7.7

建新跑道划算 短跑道不可取
撰文: 朱裕伦 | 2011.7.4

香港 — 中国的首个「零碳之都」
作者:李伟才 | 2011.6.27

本地医生缺 长远须增人手
陆伟棋:香港集思会首席研究主任
赵燕婷:香港集思会研究主任

为副学士建设多元出路
作者:杨佰成(1997-99香港大学毕业同学会会长)
唐希文(香港集思会特约研究员)

2010年9月,适逢副学士(Associate Degree)政策推出十年,本人与香港集思会的教育课题组为了检视副学士在香港教育体系的定位及作用,与有关界别的持份者进行访谈,对象包括副学士毕业生、营办副学士的院校代表、提供衔接课程的院校代表、质素保证机构主管、教育界专家及政府官员等,并于2011年4月发表了研究报告,希望为副学士的长远及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政府于2000年《施政报告》公布政策目标,期望有更多本地中学毕业生接受专上教育,并于同年推动副学士学位(註一) ,课程一般为期两年,第一年以通识教育及语文科目为主,第二年才加强专业学科的训练,与高级文凭课程的资历相等,同被称为副学位(Sub-Degree)。自此以后,以自负盈亏形式提供的副学士课程如雨后春笋涌现,部分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及其自资部门开始营办副学士课程,并成立了多所小区学院,亦有院校把原有的高级文凭课程转为副学士课程。

过经十年发展,副学士在院校规模、课程种类及学生人数各方面均不断上升,现时已成为专上教育的重要一环,每年新生入学人数约15,000人,与资助大学本科收生额相若,亦相等于45%的中七毕业生数目,令专上教育整体普及率大幅提升至逾60%。随着首批「三三四」的新高中学生于2012年毕业,预料有大量未能升读大学的中六毕业生将选择副学士课程,令副学士在整个教育制度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然而,副学士的历史相对较短,不如学位及高级文凭般通过「产品验证」,雇主、学生、家长,甚至老师对此也认识不足,一般将之标签为「次等学位」。过往副学士亦曾多次传出负面新闻,包括院校送礼招生、偷步收生等,更有课程不获专业资格承认,严重影响其公众形像。社会上有不少声音批评,副学士是「有钱一定可以读」的消费品,学生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毕业后顶多勉强升上次等大学,甚至在就业市场从事基层工作,薪酬原地踏步,得不到预期的经济回报,结果沦为「教育夹心阶层」。

无可否认,目前的副学士制度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从收生制度、质素监管、教学资源,以至升学途径和就业功能,均需要大加改善。可是,有缺点不同等没价值,副学士本质上既是学历,也是升学或就业的途径,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进修阶梯。综合各毕业生的意见,副学士主要发挥了三大功能:第一,扮演升读大学的桥梁角色,成功为公开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洗底」,提供「驳脚入大学」的机会; 第二,以有限资源营造了「半大学」的学习环境,有助学生适应及体验大学生活;第三,延迟了学生投身职场的「限期」,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发掘及培养个人兴趣,计划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毕业生坦言,即使无法继续升学,总算体验了两年大专生活,这些都是难以经济回报来衡量的重要价值。

综观全球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趋势,皆从昔日的精英化走向普及化。近年本港对专上教育的需求大幅增加,以提升人口质素、加强社会竞争力,迎战知识形经济及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目前有逾70%的副学士毕业生能成功升学完成学士学位,尽管当中升读资助学位的比率只得约30%,但已成功为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既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也能增加跨阶层流动的动力。我们相信,只要副学士生好好把握这个「第二机会」,也可以修成正果,开拓「夹心阶层」的美好前景。

当然,要进一步开拓副学士的升学空间,同时配合社会的长远的人力资源投资策略,政府第一步应扩大本科资助学额,容纳有更多成绩优秀、符合大学水平的副学士毕业生,真正发挥副学士学位作为另类升学途径的作用。另外,综观近年全球专上教育的发展,由私营界别提供的学额愈来愈多(註二),本港亦有多所院校表示有意「升格」为私立大学,政府应加以扶助及推动,给予足充的转型或创校支持,同时制订筛选办学团体的清晰条件及标准,提供质素提升津贴、学术评审支持计划等措施,协助院校健康发展。

除了增加资助及自资大学学额,各院校亦应该打破现时「学年制」的传统学习模式,设立贯通整个专上教育体系的学分积累及转移制度,让学生(包括副学士)累积学分,储存到标准化的「学分银行」账户当中,再按照实际需要,选择于不同时期升学进修,提升学历。当学分银行发展成熟,更可把制度延伸至职业资格体系,扩阔学分认证制度的范围,与业界研究统一的资历认可机制,建立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互通的平台。如此一来,就能建设「多进多出」的升学阶梯,鼓励副学士毕业生在人生不同阶段持续进修,增加整体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另一方面,最近报章充斥着针对副学士的负面报导,毕业生一般被塑造为容易失业、求职难,前途一片灰暗的迷途青年。我们翻查部分传媒引用的资料,发觉部分报章错误解读政府统计处数字,指「副学士」毕业生的失业率自去年第二季起,连续三季比高中程度类别为高,甚至一度高于初中毕业生,从而得出「学生愈读愈难求职」、「竞争力不及中三生」,甚至是「副学士要领综援维生」等结论。其实上述数字泛指拥有「非学位专上教育程度」的持有人,当中除了副学士、高级文凭的副学位毕业生,也包括大量文凭及证书课程毕业生,不能将之简单解读为「副学士冇工开」。

政府曾强调副学士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升学及就业竞争力,但现时无论是家长、学生或院校,均集中于它的升学作用,未来应重塑副学士的就业功能,发挥其作为独立资历的角色,让毕业生学以致用。相对美国小区学院应有尽有的副学士课程,香港的自资专上院校较倾向开办商业及管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等成本较低、而收生较有保证的学科。以2010/11年为例,在156个自资副学士课程当中,商业及管理的科目共占整体比例的30%;至于工程及科技、纯科学及数学、医药及护理等科目却少之又少,加起来只有10%左右。有受访毕业生就表示,自己的兴趣明明是念纯数或科学,却找不到提供有关课程的院校,被逼选修了另一科「不算太讨厌」的学科,结果「读十一科得一科有兴趣」,影响学习成绩。

事实上,自资副学士课程在学科开设上更具弹性,只要院校充分利用这项优势,理应能更快对应市场变化。有关机构在审批课程时,应避免市场过分向某类型的学科倾斜。政府亦可考虑向院校提供诱因,选取某些有利社会发展,但未必有收生保证或营运成本偏高的学科,例如涉及六项优势产业的行业包括医疗护理、老人服务、食物检测、环保科技等,按收生数目提供与学费同等的直接资助,鼓励院校开办相关的副学士课程,以配合人力市场的发展需求。

根据许多受访副学士毕业生的经验,若他们在学期间有机会到各大机构从事实习工作,不单有助累积职场的实战经验,更可让雇主了解学生的真正实力,消除业界对副学士的误解。可惜,目前愿意聘用实习生的机构,都倾向把有关职位优先留给大学生,令副学士的实习机会极为有限。政府可参考「大学生实习资助计划」,将服务对象扩展至副学士学生,为他们提供在私营企业的实习机会,增加他们毕业后在私营市场的受聘机会。此外,政府应开放更多职位予副学士毕业生申请,并带头聘请更多符合职位要求的副学士毕业生。

副学士作为提升整体人口质素、提供衔接本科课程,并强化青少年就业技能的重要策略,绝值得到政府、院校及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在增加升学空间、强化就业功能以外,政府亦应提供适当补助及津贴,减轻院校及学生的财政压力,并改善副学士的收生、监管及质素保证制度,提升院校的办学质素,令界别得以健康发展,真正为年青人建设多元化的出路。

附件:2010/11年副学士的数字概览

新收人数 约15,000名(不包括约3,000名副学士先修生)
在学人数 约29,000人
资助学位收生占学额(%)* 87%
自资学位收生占学额(%)* 92%
课程数目 162个(自资课程占96%)
院校数目 16所(自资院校占15所)
课程学费 每年$39,800至$59,000,平均约为$45,000
外地升学联系 获10个国家/地区约160间高等院校承认
主要学科(自资课程) 商业、会计及管理(31%)
社会科学(16%)
语言、翻译及文学(12%)

*为2009/10年数字
数据源:教育局、教资会及各营办副学士的院校

註一: 副學士具有獨立的結業資格,高於中七學歷,通識內容(例如語文、資訊科技等)須佔課程至少六成。當中分為兩年制及三年制:三年制錄取中五畢業、或修畢毅進計劃或同等課程的學生,第一年為先修課程;兩年制招收中七畢業、修畢副學士學位先修課程或同等課程的學生。

註二: 根據教資會的數據顯示,在本世紀首十年中期,日本、南韓及台灣的私營院校數目分別佔當地高等教育院校總數的86.3 %、87%及65.8 %,取錄的學生人數分別佔學生總數的77.1%、78.3%及71.9%。

(香港集思会于2011年4月7日发表 《提升办学质素、建设多元出路:对副学士教育的政策建议》研究报告,详细内容可参阅有关网页www.ideascentre.hk。香港集思会为同学资深会员冯绍波、朱裕伦等创办,为香港发展出言献策。)
~~~~~~~~~~~~~~~~~~~~~~~~~~~~~~~~~~~~~~

靠自願減廢,不如力拓再造業

发展环保产业 解决垃圾困扰
HKET 2011.4.01 — 何建宗

民间智库香港集思会月初举行废物处理研讨会,由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及两位资深教授林健枝及潘智生主讲,三十会也是协办机构之一。香港社会讨论废物的处理、焚化、回收已近20年,在座的回收业界人士也是”熟口熟面”;究竟香港的垃圾问题有没有出路?笔者在十多年前已任职环保团体,曾参与香港第一个公共屋邨的回收项目,希望分享一些观察。

讨论每个政策,总有一套”语言”,这些”语言”构成所谓”论述”。在讨论香港环境问题时,一套被认为理所当然的论述是: 问题源自个人,源自市民的环保意识不足,故加强环保教育被官方和环保团体认为是对症下药的”良方”。这条良方也假定让市民自愿减废比一些强制性或征费措施好。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环保署每年出版固体废物监测报告,笔者仔细分析后发觉情况实在未许乐观。

让我们先弄清一些基本概念。首先,撇除少量的特殊废物,香港的垃圾可分为三类:家居、工商业和建筑废料。前两者构成” 都市固体废物”。以都市固体废物回收率计算,香港由2004年的40%增至2009年的49%,确实有进步。但仔细一看,原来在家居回收成功推行的同时,工商业弃置的废料却不断飊升,几乎抵消家居减废的成果。与2004年比较,2009年家居废物弃置量下降了14%,但同期工商业废物却上升30%! 如与2000年比较,则前者下降了20%,后者上升了64%! 如以分区计算,一些地区如西贡、南区和黄大仙,家居废物下降的同时,10年来工商业废物增幅超过3倍! 究竟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是否与大型商场林立有关?政府对此似乎束手无策。

另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是香港99%的回收废物都转运到外地,即”有回收无再造”。这种状况为香港的废物回收带来很大的隠忧。当回收业是纯粹的转口贸易时,业界考虑的只是个别废料是否有利可图,而废料的价格往往与原料的价格相关。当原料价格飊升时,废料当然身价上升,反之亦然。过去就曾出现因废料价格大跌而导致回收废料弃置在堆填区的事件。此外,内地近年陆续拒收废料,如今年开始严厉拒收电子废物,对香港的回收业及堆填区的压力有增无减。

一直以来,处理废物靠的都是三道板斧。一是靠宣传教育,自愿减废。这是最软的方法,公众阻力小,但搞了十多年,它对进一步减废的效用已相当有限。二是靠征费,例如胶袋税及其他产品根据”生产者责任制”原则收费。它面对公众及议会的阻力较大,收费水平也备受争议。但与自愿减废相比,征费仍是更有效的政策工具。以建筑废料为例,在实施堆填区收费后,弃置量过去10年大跌六成。

至于第三道板斧,则是更严厉的堆填区禁令。事实上,2005年发表的都市固体废物处理大纲,已包含禁止堆填区接收大型电器的”杀手锏”。这项政策工具须配合生产者责任征费及完善的回收系统,并要防止随处丢弃(fly-tipping)的问题。如政府能下决心推行,对延长堆填区寿命肯定有很大帮助。

香港是个物质主义及个人主义高涨的社会。叫市民减废除了诉诸良心、寓禁于征或者禁收废物以外,其实还有第四个选择 —–发展本地环保产业。回收业首先是一门生意,高价值低体积的废物能节省人力和运输成本,早已达致高回收率,例如废纸和金属。剩下来让人头痛的,是塑料、玻璃和厨余。试想想,当环保署以津贴回收商运输费的方式仍提高不了胶樽回收率,当不少回收桶内的胶樽仍被无情的扔进堆填区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入大规模循环再造塑料的工厂。届时,废胶樽不再是回收业的”猪头骨”,而是再造工厂的原材料! 厂商自然会发展最有效率的收集系统到处收樽,作生产之用。可惜由政府出资、启用多年的”环保园”,回收业反应不佳,未能扭转香港有回收无再造的困局。

总结而言,单靠针对个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已不能达致大幅减废的效果。政府应更多从征费、堆填区禁令及发展环保产业着手,而后者的争议较少,并能创造就业机会。此外,针对工商业废物急增的问题,政府在今年第三季讨论都市固体废物收费时,应提出更严厉针对工商业废物的方案。

不同的减废政策工具比较

政策工具

减废效果

市民/议会

接受程度

挑战

宣传教育

一般

  • l 实行多年,减废效用正在下降
  • l 没有提供任何诱因
征费

偏低

  • l 收费水平难以制定
堆填区禁令

非常高

  • l 可能出现随处丢弃
  • l 须与生产者责任征费配合
发展回收工业

  • l 需要政府在土地及其他方面补贴

作者:何建宗  三十會理事
~~~~~~~~~~~~~~~~~~~~~~~~~~~~~~~~~~~~~~

从增加汽车首次登记税
看香港的城市交通管理

笔者: 陈阮德徽
前运输署副署长

今年的财政报告里包含了一项税项措施:为控制私家车数目的增长,香港政府把私家车首次登记税增加15%。

2009年,香港登记私家车的数目为429,754部,相比2000年,只有374,013部,增加了5万多部,平均每年增长5500部。其实2000年至2005年间,每年私家车增长不超过4000部,2003年更是负增长。增长最剧烈是2007及2008年,每年增加超过1万3千部,而2009年亦增加超过8000部,远远超出这10年的平均数。香港的主要道路已出现经常塞车的情况,及时出台的控制措施,有助纾缓交通问题。

香港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现有2050公里道路供60多万车辆使用,包括私家车、货车、巴士、小巴、的士等,密度是每公里超过290部。要尽量利用资源,就一定要把道路交通的需求及使用道路的优先处理得好。

香港的城市运输及交通管理政策是建立于三个基础原则:
- 改善道路设施
- 扩充及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 使用道路系统要合乎经济原则
这三点早在1979年已经订立而且详细记载于1979年的「香港内部交通政策白皮书」内。

香港交通政策白皮书只出了2本,1979年是第一本,1990年的「香港运输政策白皮书」是第二本。及至1999年,「香港的长远运输策略」列出5项重点建设:
1. 要妥善融合运输与城市规划
2. 更充分运用铁路,让铁路成为客运系统的骨干
3. 更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和设施
4. 更广泛运用新科技来管理交通
5. 更环保的运输措施

香港政府以增加私家车首次登记税控制增长是白皮书里以经济原则使用道路的其中一项政策,是针对香港的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市中心几乎没有加建道路的可能,加上环境及噪音问题等等而订出的方针。而早在1982年,香港已透过增加汽车首次登记税及牌费来控制私家车的增长。

一般白领,最重要的就是可以准时上班,出行的路程不要太长,并要可靠安全及收费合理。在这方面,政府投放了不少资源改善道路、扩建铁路,及提高巴士、小巴的质素,一方面提供便捷的公交,另一方面,亦尽量增设公交专用路设施,务求方便大众,逐渐吸引市民改乘公交。现时以每天出行人次计算,使用公共运输出行的人次达到90%,是世界之最。

「以民为本」的运输政策是应该以大众服务为依归,靠增汽车登记税以控制汽车增加是其中一项措施。

要解决塞车问题,也需要善用道路资源,在可行情况下增设公交专用路。这方面,香港受限于路面阔度不够做得不算积极。邻近香港的广州已经在去年设立了一条长22.5公里的公交专用路,每小时供350部巴士使用。香港只有一些零星的巴士专用路。一条好好的电车轨,也未见作出保护,看到一些私家车穿插其中,试想现时有多少私家车是驶在电车轨上。只需在电车轨两旁漆上双白线,一条长而有效的电车专用路便可设立,对每天20万电车乘客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改善民生。

除了道路的使用以效率分配,香港那三条过海隧道的分流,也对港岛北的交通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去年运输及房屋局发出以隧道使用及整合的顾问报告,对三条过海隧以不同的收费作为分流,观念上是正确。笔者认为若以隧道收费作为交通分流的手段为政府的右手,而控制私家车增长是政府的左手,则双手须互相配合,就是说考虑收费调整的同时,提高低效率车辆的收费,而一些载客量高的车辆如专营巴士,可考虑减低收费,但附设条件是相应地减低隧巴收费,为民服务,减低中产负担。

征收道路收费不是香港独有,英国伦敦、星加坡也有区域性,针对低载客量车辆进入繁忙街道的收费。不能不说的是这些计划是具争议性,因计划的成败,在乎市民为没有其他代步交通工具,收费对商户的影响,对环保及对交通安全的贡献都是需要向市民交待,但最具说服力还是看我们的领导,议员们是否可以以身作则,弃私家车不用改用公交。纽约市长就以每天乘坐铁路上班而自豪。

以700万人口计算,香港每千人拥有私家车辆为57辆。相比中国一些大城市,私家车增长是每天1900架,引致严重堵车。现时使用公共运输的人数是每天超过1100万,未来还在建设多条铁路。铁路占市场比例也会随之而大大增长,未雨缪绸,现今政府一方面要控制私家车增长,而另方面则要控制甚至减低车资,尤其是铁路的收费,只谈商业原则是忘记了运输服务以民为本的基本概念。香港在保持城市畅通,透过不同的管理手段,提高公共运输载量是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坚守以民为本,以大众安全为目标的政策继续下去。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过政策,不必事事向政党求票,以民为本,可保路路畅通。
~~~~~~~~~~~~~~~~~~~~~~~~~~~~~~~~~~~~~~~

天灾难预 人祸可防
信报 2011 年3 月17 日撰文 : 刘励超

一次九级大地震带来的海啸和对核电厂造成的破坏,摧.了日本本州岛东北无数本来是安居净土的家园。对于毫无先兆的天災,我们只能徒呼无奈,为死难者祷告,给幸存者祝福。但大家可有想过香港快将面临一场早已预见,而每个香港人多少都须为此「问责」的人为灾祸呢?笔者指的不是近年令香港蹉跎岁月的政治内耗,而是我们一手造成但不断拖拖拉拉的固体废物处理问题。

数据显示,以人均计算,香港制造的固体废物重量比世界很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还要高。照常理推断,生活条件愈好,消费能力愈强的香港人,制造的废物就愈多。长久以来,绝大部分香港人每天制造的固体废物都是放在垃圾袋,摆在楼梯间或垃圾房待人收集,毋须理会它的下落,正如西洋谚语所言「out of sight, out of mind」。政府虽早已在多年前发出预警,全港的三个占地共271 公顷(约七个西九文化区或十四个维园)的垃圾堆填区快将爆满,但大部分市民对刻不容缓的废物处理问题,却显得漠不关心,直至去年末今年初政府建议把清水湾郊野公园部分土地辟作堆填区引发政治危机及触礁,以及随后出现的焚化炉选址争论,社会对面临废物处理的危机才多了点认知和讨论。

笔者日前主持了由智库组织香港集思会举办、并获得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与其他二十个团体支持、名为「废物问题迫在眉睫:出路何在?有无必然方案?」的研讨会,由环境局局长邱腾华和两位学者介绍和分析问题所在。问题虽然不是新鲜,但竟有二百多人参加,也不介意捱饥抵饿,热烈讨论了整个晚上。与会者背景包括了政策研究机构、环保团体、回收废物的社会企业和商业机构、工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和个别市民。

讨论显示各界都有共识,支持和期望政府切实、坚定,以及全力推行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三管齐下全盘策略。首先要大力推行消费品制造商和消费者减少产生废物,必要时立法收费;二则鼓励商界(亦可与社企合作)回收和再造很多现在被弃置在堆填区的「废」物,并为回收再造业创造商机;最后才迫不得已把不可循环的物料以焚化的方法烧掉。

与会者担心的反而是弱势政府一旦遇到商界或某些政客反对立法和收费时便龟缩,摇摆不定,或让问题拖延下去,直到有一天香港人漫不经意造成的垃圾灾祸降临时,政府和社会互责对方不是,对消除这场灾祸又于事何补呢?

作者:香港集思会顾问和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研究总监
~~~~~~~~~~~~~~~~~~~~~~~~~~~~~~~~~~~~~~~

杰出讲堂–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
冯绍波博士评论 — 兼谈「香港10大趋势」2011.3.3

周副校长、Mr. Naisbitt、各位校友、各位朋友: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出席Mr. Naisbitt的讲堂。对于这位蜚声国际的趋势学大师,实在是慕名已久。我在80年代开始阅读他的作品,第一本是Megatrends,讲述影响当年社会发展的10大趋势。我深受这本书的启发,对书中部分内容依然记忆犹新,例如知识型社会的来临、经济全球化、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等等。事实证明,29年前Mr. Naisbitt的预测均全部准确,令人相信他好像拥有一个可以洞悉未来的水晶球!
Mr Naisbitt刚谈及中国正在逐步成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有别于欧美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模式。正如他在《中国大趋势》中指出:「中美两大强国将不再是敌人,而是在经济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的合作伙伴。」适逢其会,香港既是中西文化交流,亦是中西文化冲击的地方,因此承受着两种不同文化的优点和缺点,衍生了我们今天面对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趋势。参照Mr. Naisbitt的方法,我尝试总结影响香港未来5至10年发展的10大趋势,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1. 中港经济融合加快
正如Mr. Naisbitt指出,全球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香港藉着地利与人和,在上一个世纪中西经济开始融合时,扮演特殊的中介桥梁角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随着中西经济交流加深,香港的桥梁角色大为减弱,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要与众不同,否则只会沦落为一个平庸的「二等城市」。在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两大特色是「经济金融化」及「经济网络化」,香港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金融业」和「网络经济」这两个「拳头产业」。在传统产业包括贸易、物流、航运、旅游和专业服务,以及在新兴产业包括医疗服务和环保等,要着重「创新」和「创意」,努力创造新的竞争力,香港才可以有全面性的持续增长。

2. 通胀升温
财政司刚预测今年通胀率将会达4.5%,增幅较去年的2.4%高。香港通胀升温,是基于两个主要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短期性的,虽然香港受惠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作为自由经济体系,香港同时亦受到欧美量化宽松措施的影响,热钱涌入难免使百物腾贵,加速通胀上升。
另一个因素则属长期性的,不少原材料价格在过去12个月已创了近期新高,除了反映有热钱炒卖外,亦证明了全球原材料供不应求。原因很简单,假设未来全球经济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10年后全球GDP便会上升40%,即是说我们需要增加40%的原材料去支撑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但地球母亲(mother earth)给我们的资源肯定不能按此速度增加,结果是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增加了通胀长期上升的压力。

3. 楼价上升
在这短期和长期通胀压力下,以及在政府未能正视住屋的实际和潜在需求量,以致出现供应规划未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本港楼价不断上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过去10年,香港二手楼价整体上升了70%,而一手楼价更屡创新高。但过去10年每年平均私人住宅单位落成量只有18,500个,远低于市民期望,不同阶层的市民正受楼价急升所影响。在短期内香港难以摆脱楼价持续上升这格局,很令人担心。

4. 贫富差距扩大
香港连续17年被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但在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衍生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兩极分化狀况。以家庭收入少于全港住户入息中位数一半作为「贫穷家庭」来计算,香港的「贫穷人口」达126万人,即是每5个香港人当中便有1个是穷人,在全球富庶地区贫富悬殊排名中居首。「资金主导」及「知识为本」的市场经济,是过去10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贫穷人口有增无减的主要原因。根据市场规律,透过资本和知识赚钱,远较透过付出劳力谋生的回报为高,因此「无资金」和「低知识」人士未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成果。事实证明,单靠市场效率,不能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香港既要用力做大经济蛋糕,也要重视如何分配蛋糕。政府亟需解决低下层生活困苦,和社会下层向上流动受阻这两大问题。

5. 个人主义抬头
教育普及使我们的知识提高,科技进步亦方便我们取得各式各样的信息,增强了对个人判断力的信心,令我们更积极地表达意见和争取权利,亦间接使政府、立法会、家庭和学校等建制权威备受质疑。在商业上,市场推广策略从「大众化」变为「分众化」,再从「小众化」走向「个人化」;在政治上,议会及选举中的每一票都变得很重要。个人主义抬头,民众主体意识增强,民粹主义有更大市场,是21世纪主要趋势之一。

6. 女性地位提升
农业社会及工业社会因为重视体力和劳力,所以对男性有利;但在现今讲求「食脑」的知识型社会,则对女性愈来愈有利。科学证明男性的左脑较发达,重逻辑和理性;而女性则右脑较发达,重感性、沟通和美感,现代社会的需求便是愈来愈倾向后者。在大学、政坛、商界和专业界别中,我们不难发现愈来愈多女性担任高层职位。或许若干年后,平等机会委员会要保障的是男性而不是女性。作为港大校友,我奉劝各位男同学,你们没有我们当年那么幸运,要加把劲,更加努力,自重自强!

7. 香港是我家
97前,殖民地政府以「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的心态管治香港,在缺乏安全感下,市民唯有努力赚钱防身,因此对社会上出现的「赚快钱」风气推崇备至。97后,愈来愈多人意识到要把香港作为自己的家园,所以市民积极争取三个「公平」,即是「社会公平」、「政治公平」和「经济公平」。同时,我们亦会发现社会对「保护环境」、「保育历史」等的诉求愈来愈强烈。因为,香港是我家。

8. 互联网冲击
Mr. Naisbitt在1999年出版的High Tech High Touch,在12年后的今天仍很具启发性,例如互联网2.0与包括iPhone、iPad等流动通讯器材的结合,说明了高科技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科技本是冷冰冰,让个人独自操作;但人们却渴求分享、认同,所以社交网站Facebook便有6亿用户。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无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影响。例如,沉迷上网的「宅男宅女」健康一定不好,医疗保健行业会愈来愈兴旺,亦会有更多人向往绿色生活。互联网对香港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的冲击,现在只是开始。

9. 管治问题严峻
现时香港的政治制度,结合了中国的「垂直式民主」及西方的「横向式民主」,一方面重视选举,另一方面寻求「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平衡点,这特殊混合体制加上政治人才不足,成为问题的根源。在信息迅速流通、知识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不同的社群积极争取权益,政府面对着愈来愈困难的管治局面。所谓「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市民虽然不能共商政策,但要求分沾一下经济增长带来的实质好处,是自然不过的。所以,政府的挑战在于用有限资源来满足不同社群与日俱增的需求,如未能掌握民情脉搏、用「心」去感受、用「耳」去聆听、用「脑」去思考,其施政是很难获得掌声的。一个政府开始时即使民望很高,但若管治不济,政绩得不到民众认同,市民的支持只会愈来愈少。管治成效与市民期望之间的落差,已成为香港严峻的考验。

10. 人口老化加剧
最后一个影响香港未来的大趋势是人口老化。一方面因为生于战后婴儿潮的人口逐渐老化,另一方面我们的出生率多年来维持在低水平,老龄人口占的比例愈来愈高。若今天我们不改善此问题,到了2040年,香港差不多有三成人口达65岁或以上,在职人士将要供养愈来愈多的长者,反映社会要由劳动人口承担的长者开支将会持续上升。与其他成熟经济体系一样,香港的「银发族」在生活、居住和医疗方面将会为社会带来负担。香港要成为一个健康、繁荣而非悲情的城市,应该及早筹谋。
综合而言,香港是中西两个发展模式的交汇点、融合处,其中既有机遇,亦有很多冲击和问题。如何开展未来、面对和驾驭这10大挑战,Mr. Naisbitt已替我们开了一道良方:就是高度重视教育及人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所以对于母校 – 香港大学 – 在下一个Centenary,即在未来100年,会继续为香港、为中国、为世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我们是寄以厚望,及大力支持的。多谢各位!

作者:冯绍波博士为经济日报集团主席
~~~~~~~~~~~~~~~~~~~~~~~~~~~~~~~~~~~~~~~

機場「爆棚」隱憂

信报财经新闻 P11 | 房产 | 天圆地方 | By 刘励超 2010-12-09
~~~~~~~~~~~~~~~~~~~~~~~~~~~~~~~~~~~~~~~

機場「爆棚」隱憂-劉勵超(9.12.2010)(SC)
「探索世界大城市兴衰,为香港前途把脉」

香港集思会于2009年8月22日举行了一场研讨会,以「探索世界大城市兴衰,为香港前途把脉」为题作出讨论,与会者超过160人,反应热烈,会后继续有回响。此栏将是日研讨会的内容撮录,刊登了研讨会参加者和各方朋友的感想和意见。

鉴于有关课题意义重大,本会期望各界进一步提供意见,延续讨论,发挥「齐思考,创未来」的精神。

研讨会内容撮要 2009.8.22


printerPrint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