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 us your ideas
請提供意見

 

24 - Save two dollars (Wang Ling)

集思會發表《優質幼兒教育》研究報告


香港集思會發表研究報告

香港須加快提升幼兒教育的質素

《新聞稿》

(2015年7月28日)

香港集思會剛完成了《優質幼兒教育》研究,通過深入訪談、聚焦小組討論了解不同持份者對優質幼兒教育的意見和願景。在參考外國先進地區的發展後,我們發現香港對幼兒教育重要性的認知和資源投放存在很大改善空間,而免費幼稚園教育不應是幼兒教育討論的終點!

教師學歷和薪酬偏低:香港幼稚園教師持有學位的比率只有30%,低於小學和中學教師;也低於其他先進國家如芬蘭。薪酬方面,在2007年幼稚園引入學劵制後,政府取消「建議薪級表」,教師的薪酬變成完全由市場決定,處於偏低水平。

活動空間狹窄,欠缺有效規劃:教育局的《學前機構辦學手冊》規定每名兒童的最低人均室內面積為1.8平方米。但由於香港缺乏土地,不少幼稚園未能符合上述要求,甚至沒有固定課室,要「朝行晚拆」。反觀另一個大城市上海,除了重視幼兒的室內活動空間(人均3平方米),對戶外場地也有詳細的規定。而韓國首爾的多功能幼兒資源中心,集幼兒教育、教師發展、教育研究和家長教育於一身,值得缺乏空間的香港借鏡。

課程和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可分為學術型和全面型,前者以教師主導及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主;後者則以幼兒為中心,視幼兒為權利的主體,和稱職主動的學習者。本地大部分幼稚園仍採用老師為主導的學術型教學模式,而且課程太緊密,功課量多,缺乏與學生溝通的時間,難以發展他們的社交技巧及品德教育。

與小學銜接為幼兒帶來壓力:直資和私立小學的出現為家長在小一派位以外提供另類選擇,但也成為幼兒壓力的來源。本港大部分小學都傾向強調學科知識的灌輸、大量的功課和應試操練,這無可避免會對幼稚園產生「倒流效應」:給予家長和幼稚園教師巨大的壓力去「裝備」幼兒去與小學環境「銜接」。

家長要「贏在起跑線」導致子女焦慮: 為了讓子女能入讀心儀的學校,家長會用盡辦法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本港有一成六幼兒的焦慮程度高於正常水平,比海外同齡兒童為高。另外,公立醫院精神料醫生表示焦慮和抑鬱症呈幼齡化趨勢。

興趣班迎合家長心態: 香港家長送孩子到校外的興趣班非常普遍。興趣班可分為學術型、興趣型及應試型,其特點包括 (1)強調小班教學、因材施教;(2)迎合家長心態;及(3)證書和比賽導向。興趣班發展迅速,種類繁多;由於香港租金昂貴,有報導指有興趣班在工廠大廈開設,情況令人擔憂。

對提升優質幼兒教育的建議

建議一:加強教育局對幼稚園的校本支援

據報導,政府最快可於2017/18學年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報告內的建議。教育局應增添人手,盡快落實免費幼稚園教育的細節。如何照顧非華語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學習差異,是討論本地優質幼兒教育不能忽視的議題。教育局有必要加強老師在照顧非華語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培訓,為各幼稚園提供更適切的協助。

建議二:提升活動空間

本研究歡迎委員會報告內提出增加每名學生可佔室內空間20%的建議。作為過渡性措施,本研究建議教育局在港島、九龍及新界各區尋找空置校舍作試點,設立類似韓國首爾的區域幼兒教育資源中心,不但可以增加幼童的活動空間及生活經驗,還可以達致家長教育及幼師交流之效,對長遠的幼兒教育發展有益處。

此外,政府可在日後私人發展項目土地契約條款列明增設幼兒活動中心的規定,並優先在收入偏低的地區試行,以增加基層幼童的活動設施。設施可考慮交由非牟利組織營運,免費提供給區內家庭使用。
建議三:提升師資培訓與社會地位

政府有必要增加幼兒教育學士學位課程的學額,以及增加對幼兒教育研究的撥款,鼓勵更多追蹤研究,以評估幼兒教育的成果。薪酬方面,為提高教師士氣及工作穩定性,建議當局採取實報實銷形式,讓幼稚園有足夠撥款在建議薪酬範圍內給予教師加薪,並仿效中小學現行做法,在教師的薪酬幅度當中設立學位薪級點。

建議四:加強監管興趣班

興趣班發展迅速,但現時政府沒有專門的法例去規管。而如果並非開辦「教育課程」,則完全不受《教育條例》中的安全和消防規定監管。近日有報導指有興趣班設於工廠大廈之內,有很大安全風險。因此,本研究建議,把註冊學校中的消防處和屋宇署的安全要求適用範圍擴展到所有以18歲或以下人士為對象的興趣班。

針對已註冊為學校的興趣班,教育局應該加強巡查,要求機構定期更新辦學的資料,並確保課程內容、時間表、師資等符合申請註冊時的要求。

建議五:家長教育與幼小銜接

報考直資小學和私立小學是家長催谷幼兒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教育局對兩類小學約見申請者提供指引,但很多學校沒有跟從。建議教育局應嚴格規定直資小學和私立小學的面試須按照有關指引進行,並禁止學校接受申請人提交簡歷檔案夾(portfolio)。此外,教育局應加強家長教育,通過幼稚園、小學、非政府組織、傳媒等渠道,傳遞正確的幼兒教育和親子關係觀念。
建議六:設立委員會全面研究幼兒成長

本研究認為,免費幼稚園教育的實施不應該是幼兒教育討論的終點。幼兒的成長應該是全面的,包括健康、學習、情感等等,不應該限於3-6歲的幼稚園教育,更不應該限於解決免費問題。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赫克曼教授指出,0-5歲是人類腦部發展最快速的時期。但香港沒有一套整全的、針對0至3歲幼兒的政策。本研究建議政府成立一個跨部門的委員會,訂立具有清晰的願景、方向、具體策略及措施的涵蓋0-6歲的幼兒政策。基層或低收入家庭在幼兒培育的投入方面與中產家庭的差距越來越大,如何加強對基層家庭的支援,也應該是委員會其中一個研究重點。

對於正在進行諮詢的免費幼稚園教育報告書,除了在上述建議中已作出回應外,我們認為,全日制幼稚園有利於釋放中產和基層婦女的生產力,是提升優質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有必要對全日制幼稚園的價值及支援模式重新研究。

香港集思會理事楊佰成指出,幼兒教育是優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終身學習長跑」的「熱身區」,投放更多資源是提升整體社會人口質素的高回報投資。政府落實上述建議所需公帑不多,卻有助提高教師士氣、減輕年青中產家長的憂慮、及縮窄低下階層與中上層幼兒教育的差距。他期望特區政府就上述建議作出迅速回應。

詳細研究報告及建議請參閱香港集思會網站 http://www.ideascentre.hk。

—– 完 —–

香港集思會簡介
以「齊思考、創未來」為座右銘,香港集思會是一家獨立、無政治背景、非牟利的政策研究機構,由一群熱愛香港人士於2008年12月創立,專門發掘、搜集和研究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富建設性和具創意的建議,給政府、有關人士和公眾參考。
透過集思廣益,香港集思會的研究工作有三大範疇:一、增加香港的競爭能力;二、促進香港經濟及社會持續發展;及三、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

研究團隊簡介
項目督導: 楊佰成 香港集思會理事、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創會會長、香港大學榮譽院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附屬學院諮詢議會成員。曾任香港大學校董及管理委員會委員。
項目成員: 何建宗 香港集思會總研究主任,曾任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
項目成員: 張羽廷 香港集思會研究主任,曾任職於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

傳媒查詢 Yvonne Kwok 電話:2114 1488 / 9322 4639


printerPrint this